帮忙了解长城,颐和园,兵马俑的历史传,谢!

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,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,这条战国秦、赵、燕长城才被放弃,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。 战国秦、赵、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战国秦、赵、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,首先,它表明,只有修筑长城,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,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。

北京故宫。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,旧称为紫禁城,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,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。颐和园。颐和园,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,前身为清漪园。

长城 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,东起渤海湾山海关,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。穿过崇山峻岭、山涧峡谷,绵延起伏2万余华里,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、市、自治区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为了御敌,便据险修筑长城。秦统一中国后,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,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,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。

一路上,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,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,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,没有掉过一滴泪,终于,凭着顽强的毅力,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,她到达了长城。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,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,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。

全园可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。颐和园是当时“垂帘听政”的慈禧太后太后长期居住的离宫,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。因此,在进园的正门内建置一个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、处理朝政的地方。宫廷区由殿堂、朝房、值房等组成多进院落的建筑群,占地不大,相对独立于其后的面积广阔的苑林区,二者既分隔又有联系。

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城市营建思想特点

1、特点 从构造的角度,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: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,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,以此为骨架,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,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。②保持构架制原则。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,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、立柱传递至基础。

2、城墙高大厚实,设有城门,城门多为朱红色,城门上的饰物多为瓦当和彩画,显得十分华丽。北京城的城市规划十分注重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的统一,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和高度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和调整,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城市形象。

3、.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原则——“国都方九里,公国方七里,侯、伯方五里,子、男方三里”在古代,城市的等级严格按统治者的政治地位确定。不同政治地位的城市有不同的规模,不能僭越(即超越)。春秋末年的隋三都事件就是僭越与反僭越的斗争。在城市道路上,同样有等级体系。

4、所体现的营建思想: 选择城址的区位原则——“择天下之中而立国” 《吕氏春秋》中关于择都的原则是:“古之王者,择天下之中而立国”。说明中心位置对于都城选择的重要意义。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,中心位置是管理全区的最佳区位。

5、二)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的思想。古代城市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,有天人合一之规划理念,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。古人提倡充分考虑自然特色,不拘形式。

陕西旅游名胜古迹,写一篇幽默,风趣,又吸引人的简短导游词

1、大家好,欢迎来到陕西,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。想见识大秦帝国的雄兵吗?那就跟我去咸阳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吧!想感受千古帝都的雄奇壮阔?那就去西安逛故宫吧!想和杨贵妃一样泡温泉?那就去华清池享受一下吧!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,这里山清水秀,植物繁多,水果丰富。

2、大雁塔导游词篇1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,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,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。相传是唐僧从印度(古天竺)取经回来后,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。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。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,为了区别,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,荐福寺塔叫小雁塔,一直流传至今。

3、介绍陕西名胜古迹的导游词 冬天是个急性子,说来就来。昨天还是有着暖阳的秋日,今天便已是银杏叶满树皆黄,寒气逼人。西安的冬天,虽冷却不会严寒刺骨,像西安人的性情,刚正,爆脾气一点即着,却又善良而不失温情。吃在西安.民以食为天,西安的吃食,面食为主,不会因进入冬天而变得门庭冷落。

4、人们都说,走进西安,就像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博物馆:名胜古迹星罗棋布;稀世文物灿若星辰。金匾丹青赏心悦目;古槐青砖意境深邃,一座城市简直就是一部流动的历史。西安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,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6处,古遗址和帝王贵胄陵寝4000多处,出土文物12万余件。

首阳山蔡庄剧院门口到前张琉璃瓦厂有多远

年南蔡庄乡辖南蔡庄、古城、城东、前纸庄、后纸庄、大冢头、坟庄、香峪、沟口头、新庄、羊二庄、白村、鱼骨、前张、后张、义井、龙虎滩、韩旗、保庄、寺里碑、石桥、寨后、郭坟、邢沟共24个村,205个村民组,10068户,43553人。 区内有高中1所,初中5所,八年制学校3所,小学21所。

年南蔡庄乡辖南蔡庄、古城、城东、前纸庄、后纸庄、大冢头、坟庄、香峪、沟口头、新庄、羊二庄、白村、鱼骨、前张、后张、义井、龙虎滩、韩旗、保庄、寺里碑、石桥、寨后、郭坟、邢沟共24个村,205个村民组,10068户,43553人。区内有高中1所,初中5所,八年制学校3所,小学21所。

关于灞桥的历史典故

1、灞桥的历史典故:汉时灞桥上设有稽查亭,检查来往行人。一夜,被“贬为庶人”的大将军李广猎归路过此桥,喝醉了酒的灞陵尉拦住不准过去。李广的随行人员说:“这是原李将军。”灞陵尉并未买账:“今将军也不得夜行,还说什么原将军!”李广无奈,只得在桥头的稽查亭过了一夜。

2、灞桥历来是西安东部的门户和天然屏障。周代的镐京要与关东联系必经此地。当时“以木置桥”,并用了康王时的“乔梓”的典故,名曰桥梓。桥址在今桥梓口村。 灞河原名滋水。相传在春秋时,秦穆公打败了西戎,他想标榜自己的武功,在取得西安这块地方后,将滋水改作霸水,以彰霸功,并将桥更名霸桥。

3、【灞桥折柳】的典故 据史料记载,灞河上建桥始于春秋时期。秦穆公称霸西戎,将滋水改为灞水,并于河上建桥,故称“灞桥”,史载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。 王莽地皇三年(公元22年),灞桥水灾,王莽认为不是吉兆,便将桥名改为“长存桥”。

4、汉武帝时,淮南王以支援朝廷抗击匈奴为名,派大军前去,汉武帝本打算在灞桥犒劳,后发现淮南王密谋攻长安,撤走。灞水桥头,唐太宗在即位之初曾经与突厥颉利可汗达成盟约,有效遏制了突厥的要挟,从而为巩固统治、厉兵秣马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
5、友人离去,身边是如雪花般的柳絮,最容易触景生情,让人潸然泪下,因此便有灞桥折柳的典故。不过,灞桥却不仅仅有灞桥折柳,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灞桥上,发生了太多的事情。灞桥始建于春秋时期,据《汉书地理志》记载:古曰滋水,秦穆公更名,以章霸功。